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欧亿娱乐平台登录官网 > 新闻动态 > 解决“四人帮”过程中,吴德要调动部队,华国锋:你去找陈锡联1976华国锋同志找来北京第一书记吴德,告知他,中央准备对“四人帮”展开行动,接着华国锋同志又询问吴德,北京卫戍区靠得住靠不住?
在听到吴德肯定的答复后,华国锋同志十分高兴,可是还有一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此人就是毛主席去世前所指派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只有得到他的批准,一切行动才可以顺利开展。
陈锡联上任
1976年2月的时候,中央发布了两条任命:第一条是,经毛主席提议,中央一致通过,由华国锋同志任国务院代总理。第二条则是,在叶帅生病期间,由陈锡联同志负责主持日常军委工作。
当时毛主席说:陈锡联同志从小就参与革命、会打仗,带过兵团,带过炮兵,也在国务院有职务,就让他来管吧。
后来根据陈锡联的回忆说,在下达这项命令前,毛主席当时的眼睛已经不是很好了,许多东西都看不清楚,那会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说:你要挂帅啊!
不久毛主席又再次找到陈锡联,紧紧的拉着他的手说:你要挂帅啊!
就这样在过去一段时间后,政治局开会一致投票通过,由陈锡联来负责中央军委的工作。
1976年,这一年注定了意义非凡,先是住在2月时候周总理去世,接着不久朱德元帅也与世长辞,国家正值严峻时刻,军队的稳定却是至关重要。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却是将军委的工作交到了陈锡联手中。
1976年,周总理与世长辞,中央的日常工作重担落在了邓公,以及与之配合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帅身上。
那时周总理刚刚去世,毛主席的情绪一直十分的低落,加上毛主席身体状况本就不是很好,很快主席便住进了医院。
在住院时,毛主席依然担心着国家,对那帮“有野心的人”十分的不放心。
那时在那帮居心叵测人的攻击下,邓公与叶帅的工作始终不能顺利开展,无奈下毛主席只能将邓公的工作转交到了华国锋同志手中;同时,叶帅所主持的军委工作,毛主席也将之转交给了陈锡联。
这时的众人还没有理解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7月6日,随着朱德元帅的病情加重,毛主席也逐渐到了弥留之际。
得知消息后的众人纷纷来看望毛主席,只见此刻的主席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再难看出往日里容光焕发的踪迹。
令人心痛的是,此刻的毛主席语言功能受到了损伤,所以在众人走到主席病榻前,毛主席只能十分费力的用眼神来与大家交流。
不过就在叶帅走到毛主席病榻前,毛主席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是想要去说些什么,可却又很难发出声音来。
此刻的叶帅已经被悲伤所填满,却是没能注意到毛主席的举动,正当他准备走出病房时,毛主席用尽了全力抬了一下手臂,示意要与叶帅说话,一旁的护士急忙上前对叶帅说:首长,主席在叫您呢!
叶帅微微一愣,这才再次走到了毛主席身边。俯下身来,将耳朵贴到了毛主席的嘴巴前,可是那时的毛主席却是已经无法说出话来了。
见此情形,叶帅不禁潸然泪下,毛主席用着他最后的力量抓着叶帅的手臂不肯放开,并用自己的手指轻轻的敲了几下,给叶帅留下了一份“无声的遗嘱。”
这让叶帅有些不明所以,他知道毛主席这是有所交代,可是到底是什么呢?
忽然叶帅想到了或许与当初毛主席那则对陈锡联的任命。那时的毛主席把自己放到幕后,而陈锡联放到台前,这是在保护自己啊,此刻又对自己有所嘱托,那或许就是要让他来配合华国锋同志与陈锡联去解决掉那帮人了。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特大地震,中央召开会议决定由陈锡联牵头,调动军队,去往灾区救灾。
到达灾区现场,陈锡联开始不分昼夜的救援,与此同时,叶帅也回到了中央做起了工作。
10月初,陈锡联经过两个月的奋战,终于将灾区人民安置妥当。就当陈锡联忙于唐山救灾工作时,他收到了北京方面的电话。不久陈锡联便返回了中央。
华国锋同志在看到陈锡联时第一句便问道:部队情况怎么样?
对于华国锋的这个问题,陈锡联给与了肯定的回答。
在忙于抗震救灾时,他从未曾忘记国家交给他的重任。
至于华国锋为何要问军队方面情况,陈锡联也十分清楚,这是要做那件事了。
原来是要对“四人帮”展开抓捕行动了。
筹划抓捕
在9月11日,华国锋同志以身体不好想要去医院为理由,想要避开“四人帮”耳目,找到了李先念家中。
当时的李先念心脏并不是很好,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心跳时常不正常,曾向主持工作的邓公请假去外地治病,对此当时的中央给与了同意。
在毛主席去世后,有鉴于“四人帮”的问题,华国锋同志希望李先念暂且不要离开北京,就这样,李先念前往了叶帅家中,转达了华国锋想要解决“四人帮”的意思。
9月26日与27日,华国锋同志先后约见了李先念与吴德进行谈话,交换了解决“四人帮”的意见,经过几人的多番讨论,决定对这些人进行“隔离审查”。
10月4日时候,汪东兴给华国锋打去电话,说江青想要去石家庄,指定列车的车头要用二七年车辆厂生产的内燃机车头。
为达到这个目的,江青还做了一天的铺垫,在10月3日那天,由吴德陪同下,江青去往了二七车辆厂与工人开了座谈会。
会上,江青越说越有兴致,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之后又拉着工人们合起了影。在看到另一边的吴德时,发现他时常看着手表,江青不无讽刺的说吴德是“京兆尹、大忙人”。
之后华国锋给吴德打去电话,说江青此刻是在试探、要先稳住她,由她去。
后来,根据周嘉鑫的回忆说:专列并没有去开到石家庄,而是到了保定的一个道岔便停了下来。在此期间,江青走下专列在路边采摘了一些野花。她转了一转,便回到了专列。
在江青到当地后,也并没有接见三十八军。
果然如华国锋同志所猜测的一样,江青这是在做试探。
10月3日与4日时候,华国锋同志就曾问过吴德,北京卫戍区靠得住靠不住?
而当时的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是吴忠,是吴德完全信任的搭档。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吴德向华国锋同志提议,不如将计划告知吴忠,假若对方要是不知情的话,许多工作都很难展开。
华国锋同志思索了片刻,点头表示了同意。
就这样,吴德前去找到了吴忠。
通过吴忠,吴德也更加清楚了按照规定,如果要动用部队的话,则必须经过军委的批准,因此,在这件事上,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态度至关重要。
接着,吴德便将此事说给了华国锋同志。
听到吴德的汇报,华国锋同志便让他去找主持军委工作的陈锡联解决部队调动问题。
陈锡联在听到吴德的汇报以后,他当即便表示批准,这也让华国锋同志看到了陈锡联的态度。
不久之后,华国锋同志就抓捕“四人帮”的问题找到了陈锡联,询问了他的意见,陈锡联听后说道:我非常赞同,坚决支持。
华国锋同志对于陈锡联的回答十分的满意,接着就说她会让北京第一书记吴德以及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与陈锡联相谈具体事宜。
陈锡联在看到吴德与吴忠后,当场就向二人授权,同时也表示允许二人可以见机行事,不必去逐级请示。
华国锋同志再次找到了陈锡联,与他谈起了具体的行动部署。这时,陈锡联特意嘱咐华国锋道:务必注意王洪文,此人手上有枪。
华国锋同志对于陈锡联的嘱托也十分的上心,告知他暂且最近不要出门,在家等待消息即可,他会随时与陈锡联保持联系的。
在陈锡联送走华国锋后,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道:中央有要事,大家都不要离开,随时做好出动的准备。
10月4日时候,叶帅与华国锋同志来到了汪东兴的办公室,叶剑英元帅说:现在的事情已经不再允许我们多做等待了,需要尽快行动。
对此华国锋同志点头道:叶帅你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也正有此意,您看什么时候动手比较好呢?
叶帅满怀忧虑的说:目前我最担忧的还是军队方面的问题,其他事情都可以。
没多久叶帅把他的忧虑告知了杨成武将军,而杨成武将军则是在听到叶帅的话后,一拍胸膛,大声说道:请元帅放心,他们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10月6日当晚,陈锡联按照与华国锋同志的月的并没有外出,一直紧紧的守在电话旁,忽然一旁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只听电话那头华国锋同志说道:事情解决了。
听到这句话后,陈锡联多日以来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备车,去玉泉山。”
10月6日在粉碎了“四人帮”后,陈锡联等人帮助叶帅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给叶帅的“无嘱托声”,直到那一刻叶帅方明白,当初毛主席之所以选择陈锡联,为的便是今天。
不久陈锡联便主动交出了兵权,由叶帅重新执掌。
陈锡联晚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邓公给陈锡联打去了一个电话,约他到家中谈话。
在见面以后,陈锡联先是向邓公做去起了检讨:在我这一生中,感到最对不住的便是您了,在75年那次会议上,我没能站出来为您说话。
邓公在听到陈锡联的这番话后,却是微微一笑,安慰道:那个时候,谁也没有办法,你也无能为力。
接着陈锡联汇报起了这几年在北京和东北的工作,并且再次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自我批评。
听到这里,邓公说道:有错误不要紧,改正他就是了。对于你我是了解的,你是没有野心的。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些同志对陈锡联有些看法,主要是1976年陈锡联代替叶帅主持军委的事情。陈锡联在听到这些话后,表示他很理解:一些同志对于当时的情况可能不了解,对我也存在误解,说了一些批评的话,对此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逐渐的,许多同志也了解到事情的经过,消除了对陈锡联的误解,比方说,粟裕将军就曾对陈锡联说:原来不了解情况,现在弄清楚了,根本就没有那一回事。
邓公也多次在一些场合中说:陈锡联没有野心。
1980年时候,陈锡联主动卸掉了一切职务,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退休以后的陈锡联家中墙壁上一直挂着一幅画像,这副画是毛主席的画像,他每每叮嘱家人道:谁也不准将它摘下来,除非我死了。有时,陈锡联会反复的凝视着主席的画像,喃喃自语道:还是毛主席看的远!
在此期间,有过许多战友前来看望陈锡联,有人向他建议道:可以写一本自传回忆录,听到这里陈锡联连忙摆手:红军时期,我带着一个师几千人,经历过了长征、抗日、解放战争,在建国以后,我才知道活着的同志只留下几十人,要是写回忆的话,也要去写那些浴血奋战、牺牲了的同志。
同时陈锡联再次叮嘱道:你们要是写党史时候,切忌不要把我写进去,要去多写写党的领导,多写写人民、部队还有那些战友们。
1982年时,陈锡联当飞行员的二儿子在战机训练中不幸遇难,当时才32岁,组织上得知消息后便派人前来安慰陈锡联,对此,陈锡联说道:家中的工作我来做,你们放心;空军出事,这是在所难免的,你们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希望这样的事不会再次发生。
或许这就是革命先烈的信仰吧,作为一名父亲对于儿子的死亡,他比谁都难受,可是陈锡联却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立场永远都是先国家,后个人。
1997年2月19日,邓公去世,得知这一消息的陈锡联悲痛不已,他对家里人讲道:作为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的老战士,我的心情真的很难受,十多天来都不曾睡好觉,老首长这一走,我好像失去了什么。
那会儿陈锡联的身体状况与精神都不是很乐观,可是他依旧强大精神,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悼念邓公的文章。
1999年6月10日,清晨时候,陈锡联顿感头痛,这一天都没能得到缓解,在晚上8点时,陈锡联便被送进了301医院。
临行前,陈锡联伸出手来,紧紧握着陪伴他50多年的夫人王璇梅说:还是有些疼,但没事,我两三天后就回来了。随后陈锡联与他的子女们挥了挥手说:都回去吧,明天还要继续工作呢。
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永别。在当天凌晨,陈锡联将军被宣布病危。1点30时候,陈锡联逝世,他的面部很安详,就像午夜中的午睡。
下一篇:没有了
- 2025-04-19华西医院连续3年承办“一带一路”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 今年来了8个国家20名医生
- 2025-04-19从小众游戏到“精神桃源”,两周年的它为何成为“品类天花板”?
- 2025-04-19财经聚焦|三大指数继续上行 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透视3月份PMI数据
- 2025-04-19神工股份:3月2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汇添富基金、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 2025-04-19宁夏中卫进京推介文旅资源 邀北京市民打卡“塞上江南”